东街道闸河社区为更好落实巡察整改工作,切实规范小微权力运行,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以“深化公开、压实责任、畅通渠道”为主线,通过专题学习、制度规范、民意直达等举措,推动基层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以“学”筑基,强化公开意识,保障居民知情权。闸河社区聚焦提升社区干部依法履职能力,组织社区“两委”成员、网格员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专题学习,结合基层治理实际,重点解读低保审核、惠民资金发放、集体资产处置等12项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定公开事项,明确“应公开尽公开”原则,摒弃“被动应付”思维,主动对标群众关切,梳理公示重点领域信息,以公开促规范、以透明保廉洁,确保群众对社区事务“看得清、问得明”。
以“责”固效,压实主体责任,规范权力运行流程。社区进一步规范“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的信息发布工作,建立“社区书记统筹、纪检委员督办、业务专员落实”三级责任体系,明确民政、社保、财务等重点领域信息由专人负责,落实“谁公开谁负责”追责机制。实现“数据多跑路、监督零距离”。
以“需”为本,拓宽监督渠道,激活群众监督力量。进一步规范一岗通办和入户走访工作,主动对接居民需求,提升服务效率和畅通监督渠道。一是持续规范一岗通办,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度,设置了居民来访和事项办理清单,确保居民少跑趟及反映问题件件有找落,增加为民服务效率。二是“上门问需+主动亮权”,结合网格员入户走访发放“便民服务卡”1000余张,卡片公示街道领导班子及街道纪工委热线、社区电话等信息,拓宽沟通渠道。同时入户收集群众关于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维护等意见建议十余条,现场答复群众惠民政策等相关咨询三十余条,以“面对面”沟通消除“信息差”。
下一步,闸河社区将继续通过“线上公开+线下答疑”的方式,推动小微权力监督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让“微权力”不再任性,让“微服务”更有温度。(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