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手记:争当保持“本领恐慌”新青年

时间:2022-05-31 16:01    来源:相山区纪检监察网  
     打印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一些党员干部出现了“本领恐慌”,指的就是自己的能力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而产生了担忧、恐慌心理。“本领恐慌”的产生是正常的,这是担心自己被社会淘汰的正常心理。一些党员干部职位越来越高,阅历也越来越丰富,但是却越来越没有自信。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智力或许会逐渐下降,但是在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将不会消退,可以以此作为解决问题时的补偿,党员干部应不断增强个人的本事能力来克服“本领恐慌”。

  在繁重的工作里和激烈竞争中,有本领恐慌的党员干部大多都是能力不足、观念陈旧的人,具有“本领恐慌”的人越来越多,看似这是一种消极的现象,但实则不然,“本领恐慌”的出现体现着社会发展的迅速,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一代人比一代人强,但作为后浪的风华少年终会将一些落后的党员干部拍在沙滩上。“本领恐慌”还是一种危机意识的体现,党员干部要有危机感才会有进步的动力,人与人之间总会有差距,如果面对这种差距,没有任何危机、恐惧之感这才是最可怕的。

  要将本领恐慌看作一种动力,一种在激烈竞争中追求卓越的欲望。要主动适应环境,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就要主动去学习,年轻的党员干部发挥年龄优势,学会利用周围一切可获取的便捷为自己提供便利,创造价值。不仅要从增强自身能力入手,还要学会借助他人的力量。如今,时代变迁快,一些党员干部的认识无法跟上时代脚步,就会迷失在信息的海洋中,光有一身拼劲是不行的,还需要有正确的方向,这时候,党员干部需要多向见识更高一筹的人请教,把握好前进的方向,这就是所谓的借助力量,绝不是借用他人的权力和关系更上一层楼。

  对于“本领恐慌”不要看的太过于消极,要用积极的心态提升自我以弥补与他人之间的差距,要知道面对差距,视而不见,不敢承认这才是最可怕的。常怀“本领恐慌”之心,就要不断加强学习。立身以立学为先。克服“本领恐慌”,出路就是学习。“非学无以广才”,要树立超前的学习理念,以敏锐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先学一步、多学一点。始终怀着紧迫感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格局。学习成果的显现,绝非一日之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唯有时时学习、日日学习、终生学习,坚持学中干、干中学、学用相长,适应新岗位,解决新问题,取得新成绩,有一番新作为。

学会学习,修身练己。时代在变,环境在变,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克服“本领恐慌”症,唯一的出路就是学习,,一定要深刻认识读书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真正使读书学习成为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一切有益的知识和文化入脑入心,沉淀在我们的血液里,融汇在我们的从政行为中,做到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清廉自守,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专心地学习习总书记系列讲话、学习中央、省市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打好基础,上层的知识体系才能立体、丰富。对于业务知识,要深学,机构编制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相关的业务知识要学深学透,才能厚积薄发,除旧布新。对于急需知识,要先学,面对全新的挑战,我们要优先学,要积极学,只有比别人快学一步,才能先发制人,主动进入改革的主战场,掌握先机,改革才能早见成效。对于修身知识,要勤学,勤于学习是严以修身的有效途径,为修身而学,借鉴先贤的人格和智慧,学习模范的事迹和境界,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本领恐慌”是我们遇到的真实情况和真切体验,我们一定要正确审视自己的能力素质,正视差距,发扬时不我待、精中求进的精神,提高素质、增强本领,努力在实践中增加才干,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要以“不缺位”去做好本职工作、以“做到位”保证最好的工作质量,以“不越位”来遵守纪律和程序,以“能补位”将主人翁精神发挥到极致,织起一个系统又有效的“负责体系”。

(相山区纪委监委朱婉莹)

打印文章 | 加入收藏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