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是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手段和基本方法,是执纪审查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职业技能。谈话技巧的高低、谈话手段运用是否得当,是衡量执纪审查人员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更是能否顺利突破案件的关键。因此,学习掌握谈话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谈话水平,对做好纪检监察工作,提高纪律审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无数案例证明,执纪审查过程中,突破问题最省时省力、高效的方法就是谈话取证。但是,物证易得,口供难取。要想让对方开口,必须抓住对方心理,讲究谈话艺术,善用谈话谋略,像医生看病一样,先要把准脉,才能对症下药。
一是注重政策攻心,通过趋利避害让对方开口,俗话说,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被审查对象交代问题与否,取决于思想症结是否打开。一般情况下,被审查对象无论职务高低、年龄大小,都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既有心存侥幸蒙混过关的心态,又有怕连累家人的担忧,既有争取从轻处理尽早解脱的想法,又有怕交代越多处理越重的顾虑,如此等等。因此,谈话过程中,谈话人员要根据不同对象、不同时期的心理,综合运用正风反腐高压态势施加压力、晓以利害,运用相关政策和法纪原则积极引导、打消顾虑。
二是注重平等待人,通过情感沟通让对方开口。被审查调查人一般职务比较高,他们从领导岗位上跌落下来心理落差也很大。审查调查组虽然占据主动,但也不能居高临下,盛气凌人,更不能讽刺挖苦,要多关心多尊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和弱点,用情感和人格的力量将其思想上的症结打开,使其知错认错。这个办法虽然古老原始,但是非常管用。
三是注重虚实结合,通过心理暗示让对方开口。与被审查人谈话,有时候光靠讲政策和人文关怀不一定能吐露真情,必须综合施策才能见效。遇到这种情况,就要充分运用已经掌握的证据,虚实结合,彻底打破其侥幸心理,迫使其不得不交代问题。
以上三种策略,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灵活运用,绝不能生搬硬套、按图索骥,即可只用其一,也可多招并用,以达到缩短审查时间,提高执纪审查效果的目的。(第一纪检监察室 张容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