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手记】虽艰难 但无悔

时间:2020-08-07 17:29    来源:相山区纪检监察网  
     打印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已过而立之年,自2012年6月接触基层纪检监察工作,一晃已经6年多了,在这6年中,从刚开始的懵懵懂懂到半个行家里手,经历颇多,感悟颇深。细细思索,闲暇之余,思来想去,想谈一下自己的感悟。

从事纪检监察工作,不能“怕”。纪检工作重点内容是执纪审查和监督监察,就已经让人望而生畏了,毕竟这是个“找茬”的“活”,只能得罪人。刚开始时心里确实怯怯的,尤其在监督作风纪律、效能建设这方面。同事相处时间比家人相处时间都长,天天面对面,如何应对他们不是“恶意”的迟到几分钟,有事早走“一会”或者逛逛淘宝买个紧急需要的东西。作为“老熟人”好像只能“善意”提醒一下,“上班时间不能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要遵守机关管理规定等等。实话讲效果真的不明显,当你走到他们身边时,似乎警惕性很高,赶紧笑眯眯的关上与工作无关电脑页面,一旦走开又不知道什么情况,如此你躲我猜的场景反复上演。历经很长时间的心理斗争,才慢慢明白,我有什么可怕的呢?纪检监察工作的权利是由党章和宪法赋予的,依规依纪依法履行职责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责任,不闻不问反而是失职。上班时间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是他们的职责,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让他们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成为一种习惯,而不是应付监督检查,在此心态下,进一步完善机关管理制度,制定效能督查方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公平、公正地看待所有人,实行制度管人,违者必究。

从事纪检监察工作,不能“躲”。纪检监察工作中,落实“四种形态”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精准问责是监督执纪的重要体现。在中国这样一个人情社会里,人们习惯了“好好先生”,奉承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处事原则。对违纪违规行为往往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问责可能会涉及到损害当事人的名声,触及当事人的利益,因此对违纪行为处罚能躲就躲,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以及不了了之。我想这种执纪者必然做不到律人者必先律己。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律人律己,手握纪律戒尺,直面问题,大胆监督执纪问责,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是为党站好岗、履好责的重要标准。去年巡察移交个线索,两个社区,几名社区干部在维稳过程中报销发票不合规范,多报销、乱报销。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几名社区干部很不服气,认为维稳工作工作艰巨又辛苦,无法做到合规合矩,多花钱也是出于工作目的,言谈当中指责我们纪检干部对他们追责是伤了基层干部的心,如果这样的事都是问责,日后他们无法开展包括维稳在内的各项工作等等。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我们不能解开其心结,让其意识到错误所在,内心的不服直接影响到以后工作的开展。经过我们苦口婆心劝解,他们终于明白,错误所在,积极主动退回违纪款。

从事纪检监察工作,不能“懒”。要使权利运行既规范有序又顺畅落细。从强化监督、执纪审查、调查处置到巡视巡察、问责追责,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法合纪合规,这就要求我们首先业务上要通,流程上要熟,执纪审查工作是一项涉及法律、政策、财务、审计、工程等多方面知识,综合性、系统性较强的复杂工作,一知半解,似是而非是远远不能满足业务需求的,近几年闲暇时间之余,除了坚持不断学习案件调查审查、审理等相关业务知识,还相继通过会计、工程方面资格考试,不断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纪检监察干部。其次腿脚要勤,执纪审查工作基本的要求是证据充分、确凿,缺一不可。在调取被调查人主体身份时就需要调取自然人身份、行政身份、任免材料、党籍材料等等,不同类别材料往往存属于不同部门,及时、准确的调取至关重要。因此,坐在办公室是行不通的,思路清晰,腿脚勤快,取得材料齐全必不可少。最后,材料要真实可靠。在具体工作中,客观公正是最基本的原则,证据的取得必须合情合理合法,处分有依有据。这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全面地、客观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决不能随意放大或者缩小,防止主观性、片面性、表面性,以防纪法真正做到对干部负责,对党负责。

寥寥数语不足以将所感所悟倾尽而出,以后路很长,虽艰难,但也无悔,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刘 慧


 


 


打印文章 | 加入收藏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