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常委刘惠同志在省纪委十三次全会上说“监督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纪检不仅是一个警钟还是一把剑,是中国共产党手中最锋利的工具,在中国共产党人懈怠、散漫的时候给予痛击。
《江淮风纪》之创办之初到现在一直坚持记录安徽纪检监察发展的历程,在过去这么长的日子里《江淮风纪》不仅见证了安徽纪检的发展,更是在发展中贡献了一份力量,它监督着、推动着安徽纪检向更加完善更加完美的方向行走着。它的“书记谈”让我们与书记近距离接触,不仅是纪检工作人员,更是让广大群众明白了纪检的职责,明白了有冤何处伸;它的“专题”让我们融汇古今;它的“廉政广角”更是让我们有了目标有了坚持的榜样。
在我们老家,以前农民穷的时候只想着如何才能生活更好,如何能够养活家人。所以他们放弃学习外出打工,这就造成文化程度偏低。当他们需要政府办事的时候就会选择古老的方式“贿赂”。他们认为有钱好办事,这也早就了一大批贪官的产生。一个贫困县经济落后,环境落后,但是一个官员居然能贪数十万。
《江淮风纪》中讲述了纪检的故事也讲述了纪检的职责,更是传达了中国纪检的声音。让文化落后的百姓们知道了有纪检在这个部门,更是让有话无数说的百姓找到了部门,更是肃清了社会风气。纪检的大力监督检察,受贿的和行贿的都受到了处罚,更是让送礼的止步,收礼的害怕。
《江淮风纪》廉政广角里会讲述古今的廉政事迹,事情不分大小只要坚持。每当我们纪检工作人员感到迷茫,感到没有方向的时候,这个广角就像是一个灯塔,有着它就会坚定我们的方向,让我们一如既往的前行。看到他们的事迹,无论是生活的艰辛还是前途的坎坷,都无法改变他们的坚持。这种精神让我们感动着学习着努力着。
《江淮风纪》不仅是我们纪检的灯塔,更是群众们的指明书,也是党的传达书。它指导着群众伸冤的方向,传达着党为群众的心。(曲阳街道戚诺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