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书香】王夫之《读通鉴论》中的
廉政主张对今人的启示

时间:2018-02-14 11:01    来源:相山区纪检监察网  
     打印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所著的《读通鉴论》,是对司马光《资治通鉴》中所述战国至五代1300余年的史事分门论述,在继承儒家传统思想基础上,结合自身官场亲历和对明亡的深刻思索,提出了自己的廉政主张。书中所阐述的一套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廉政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廉政建设仍有着宝贵的借鉴和警示意义。

《读通鉴论》提出了三点廉政主张:一、应把廉政贯穿于国家政策制定中,视廉洁政治为基本国策——“人之能为大不韪者,非其能无所惧也,唯其能无所耻也。故血气之勇不可任,而犹可器使;唯无所耻者,国家用之而必亡……故管子曰:廉耻,国之维也。”二、加强官员廉政教育,廉政应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反对官员“清而矜、清而伪、清而朋、清而钝”。尤其高层官员不能贪婪,注意自身的清廉。三、重视胥吏贪腐预防,提出“简法治吏”措施。

《读通鉴论》中提到的上述廉政主张,具有一定的时代进步性。可惜的是,在王夫之所处的时代,这套廉政主张只能是一种理论上的设想,并没有付诸实践的机会。但在改革开放近40年后的今天,中国已进入民主、开放、法治化的时代,王夫之的这套廉政思想具备了实践的机会和空间。

自中共十八大提出建设廉洁政治的重大任务之后,要求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三清”目标正有条不紊地推进和落实。党中央在执政党内部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的坚定决心也越来越清晰。薄熙来、周永康、李春城、李建波等高级官员或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或被追究刑事责任。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中提到的“坚持‘四个统一’,深化正风反腐”,更是在海内外引起重大反响。

以《读通鉴论》为镜鉴,当今的廉政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要更加强“官德”教育。王夫之指出,“安民志者存乎望, 堪大业者存乎德。”即只有为官者道德高尚, 国家方可长治久安。就当代中国而言,公务员队伍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制定者、执行者,“官德”修养必须到位。二、“严于治上官”到“老虎苍蝇一起打”。王夫之强调反腐的重点,在于严惩高官。而在当今社会,不止是居高位的官员腐败问题日益突出,基层腐败问题更是触目惊心。“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基层官员是国家各项政策的执行与落实者,老百姓往往从他们的身上感受着干部形象。因此,查处基层腐败并非“大炮打苍蝇”,而是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及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三、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能力。王夫之提出的一种理想状态,为“君、相、谏官”三者“环相而治”,即相互制衡的权力监督体系。其中对于我们今人的启示,就是要完善现有的权力监督体系,要强化廉政评价和腐败预警制度,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加强自我监督和群众监督的有机结合,提升反腐监督能力,最终形成反腐标本兼治的良好态势。(淮北市相山区东山街道纪工委 李静)

 

 

打印文章 | 加入收藏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