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手记】带着感动再出发—记第一次参加巡视的感悟

时间:2019-07-25 16:34    来源:相山区纪检监察网  
     打印

按照省委巡视办安排部署,我“以干代训”在省委第二巡视组参加了安徽省第十届省委第七轮巡视工作,三个月的时光转瞬即逝,对我来说却是一段非常宝贵的经历,不仅思想受到洗礼,业务能力得到了提升,而且还与同事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思想受到洗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巡视是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从严治党、维护党纪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形式”。以前我一直把巡视简单地等同于视察、检查,通过参加这次巡视,我明白了巡视的本质是政治监督,是对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履行职能责任情况的全面监督检查,巡视的根本任务是要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巡视之前的培训和动员大会上,刘惠书记就强调了要“紧盯政治责任,把握监督重点”,围绕“四个落实”增强监督实效。在整个巡视过程中,我们也是紧紧围绕政治巡视开展工作的,不是就事论事找问题,而是从现象看问题,从问题挖根源,从根源找责任,挖掘被巡视党组织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开阔了眼界。我是一名从检察院转隶的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查办案件,谈话、做笔录、写报告,对中央的很多政策、理论,虽然努力学习但总是理解不透。参加此次巡视,我的视野从狭隘的办案工作中解脱出来,了解了以前从未接触过的行业领域,见识了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巡视了四家单位,了解了四种完全不同的行业领域,刷新了认知,拓宽了知识领域。书到用时方恨少,我刚来的时候,对巡视工作一窍不通,找不出问题,急得晚上失眠,后来在同事的指导下,我重新熟悉党章党规,认真研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论述等内容,把学到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把理论学懂弄通做实。

掌握了很多巡视调研的方法。巡视也是一种调研。为了了解被巡视单位党组织的情况、精准发现问题,巡视可以采用听取汇报、座谈、调阅资料、测评问卷、个别谈话、受理信访、明察暗访、数据分析等多种方法,实践中我们还用到了网络搜索、咨询相关单位、请求审计等专业部门予以协助的方法。例如,在巡视过程中收到一封信访举报,反映某单位侵犯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负责信访的同志立即向组长汇报了情况,根据组长指示,我们迅速找被巡视单位相关人员谈话了解情况,调阅了相关资料,上网查询了相关信息,还进行了暗访。坐实了举报反映的事实后,为了寻找相关的法律和政策依据,我们又到了专门的主管机关进行咨询,获得了权威的文件规定,并听取了主管机关对此事的处理意见,才请被巡视单位立行立改。此事的顺利解决,正是得益于对各种调研方法的熟练运用,这些方法不仅可以在巡视中使用,在我们日常的各项工作中都可以广泛运用,加强调查研究,就要多多掌握调研的方法,通过各种渠道,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客观情况,才能真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收获了友谊和感动。巡视组里都是来自全省各地的组织、纪检、审计等部门的佼佼者,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聚到了一起。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知识渊博、妙手著文章,有的办案经验丰富、熟悉各种法律法规,有的干了多年的组织人事工作,还有的是精通计算机、大数据,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特长,为发现问题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比如我们一位副组长,精通计算机和大数据,海量的数据经过他的整理、设计,几张表格、几个公式,就把我们需要的数字分析出来了,大大节省了我们查阅资料的时间。同事们不仅业务精湛,而且都非常敬业,非常热心,在与大家的相处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大家那种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团结协作、废寝忘食的精神,收获了许多温暖与感动。例如,我们组长身为一名地市级纪委书记,临时担任本轮第二巡视组组长,身兼数职,既要完成巡视任务,又要兼顾自己单位的工作,后期由于组内另一小组巡视的单位比较远,他不得不两个城市三个地方来回跑,每天晚上12点之前房间从不关门,有时候凌晨两点还在思考工作,有好几次我早上醒来才看见组长在群里发的一些对工作的思考。组长在工作上对我们严格要求,但生活上却对我们每一个人都非常关心,还记得那次我感冒了,组长悄悄地让人给我送了两盒感冒药,让我好好休息,真的就像自己家人一样。有一位同事做了一次腿部手术,没有在家休息一天就回到组里继续工作。一位同事由于长时间久坐,起身的时候闪了腰,疼得不能走路,大家都劝他回家休息,但他为了不耽误工作,坚持在轮椅上完成了工作,幸好没有什么大碍,很快就好了。还有一位女同事孩子才刚一岁多,就被抽调来参加巡视,不能每天回家看孩子……像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但大家为了工作都克服了这样那样的困难,这种奉献精神着实令我感动。

初次参加巡视让我大开眼界,收获满满,精神受到极大的鼓舞,我会带着这份激励和感动,坚守初心,牢记使命,加强学习,不断进步,争取在下一轮的巡视工作中承担更多工作重任,为巡视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山区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 孙爱君)


打印文章 | 加入收藏 | 分享到: